电动汽车的这些问题必须解决
“201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来看还是形势喜人,成绩可嘉。去年,新能源汽车从产销量上来看,可以说是爆发增长的一年,全年产量突破了30万辆,稳居全球第一。但在产销数字背后也存在不少挑战与困难,如何面对当前存在的产业问题是新能源汽车今后发展的关键。”1月13日下午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、副主任陈清泰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16)媒体恳谈会上如是说。
1月23-24日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16)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,届时,百人会将推出一系列产业问题供大家讨论,如政策退坡之后新能源汽车将如何继续前行、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、如何提升产品技术、如何破除地方保护等。
此次恳谈会上,陈清泰举出了几个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。
问题一:骨干企业发力迟缓
“表面上看,车企对电动汽车的热情比较高,但实际上原有的汽车骨干企业发力不够,相对比较迟缓。而一些后起的企业,确实把电动汽车当作了一个长期战略,比如比亚迪。”陈清泰说,“国家在‘863’、‘973’规划的时候,那些骨干汽车企业都参与了,而且参与得比较深,但到真正开始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时候,则看起来比较犹豫,踌躇不前。”
陈清泰坦言,大家都应该承认,对于每个企业来说,他们都是理性的,只是各个企业的战略不同。有的企业需要把电动汽车作为自己实现超越的一个机会,因此,把他作为自己的战略,下很大的工夫搞研发;也有的企业还在等待,等着别人发展起来之后,再引进技术走别人的路,每个企业有不同的战略。但从更顶层的角度来看,仍希望能够通过电动汽车这一和国际技术差距相对较小的领域,来实现突破发展,这是国家的战略。
问题二:增长过快引担忧
在产销快速增长的时候也有一些人感到不安,陈清泰就有这样的担忧。他表示,根据我们国家这么多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,当一个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,很容易把企业的主要资源吸引到产能扩张上,从而忽略技术进步。
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的产销稳居全球第一,但是中国电动汽车军团的实力就超过跨国公司了吗?“我想显然不是,《参考消息》上也有一篇报道,这篇报道是德国记者写的,其中提到‘中国的电动汽车超过了德国’,我想可能从目前的产量、市场规模来看,我们确实超过了。但这是因为德国汽车企业在电动汽车上还没开始发力,并不能认为在技术上我们有了什么超越,实际上我们的汽车文化,包括电动汽车的技术积累上差距还很大。”陈清泰说。
陈清泰担心的是,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,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在产能扩张上,前景并不乐观。“我们的技术没有过关,现在有这么大的产销规模是政策驱动的结果,不完全是市场主导。特别是在与主流燃油车相抗衡的领域,政府补贴起了很大作用,如果政府补贴马上撤掉,产销量一定不会这么大。所以并不是我们的技术真正过关了,也没有达到能够和主流燃油车相抗衡的地步。”陈清泰说。
电动汽车市场还没有完全启动,未来竞争的道路还很长,真正能够走到最后的一定是有良好技术支撑的企业,而不是那些拼拼凑凑制造出来的没有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。因此,如果车企要把电动汽车作为一个长期战略来发展,必须要夯实自己的技术基础。
问题三:激励政策要调整
到目前为止,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是处在一个高度依赖政策的时期,但是市场逐渐发生了变化,国家激励政策开始出现了退坡,陈清泰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补贴路径。他表示,我们的产业逐渐的由政策性驱动变成政策和市场双驱动,而不是单驱动,这是很乐观的发展形势。
政府补贴在慢慢退坡,经济性激励该如何调整?陈清泰表示,目前在研究的燃油消耗量限制标准和零排放的标准问题上,到底会用哪一个,该怎么用?“我的主张是,政策必须是双向的,就是既要有正面的激励,也得有反向的倒逼。你不搞电动汽车也可以,但必须支付更多的燃油车碳排放成本,把你支付的这部分成本作为零排放汽车的一种激励,应该实行交叉补贴,这样政府就可以退出了。”陈清泰说。
问题四:新进企业要监管
“在政府补贴逐步退坡的同时,那些新进入者也会从中看到很多机会,他们愿意冒险拿着真金白银投进来试错。如果100个新企业进来,将来有90个会退出,但他们不找政府要钱,自己拿真金白银来试错,我们不应该限制新企业的加入。”陈清泰说。
那么,新进入者的贡献是什么?陈清泰认为,这么一进一出,他们的贡献就是试错,加速了试错的过程,分散了试错的成本,由全社会来分担,不需要政府出钱。“如果进入的企业但缺乏动力,有动力的新企业又不让进入,那我们很难实现自己的战略,这就不是好的政策。”陈清泰说。
新进入者其实也各有各的目的,有很多是想捞一把就走。“我们不排斥捞一把就走的企业,但不能形成‘劣币驱逐良币’的现象,我们应该把监管做到位,如果你进来粗制滥造、达不到国家标准就要严惩,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。”陈清泰说。
问题五:地方保护要破除
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被热议的话题。“虽然中央已经多次申明不能搞地方保护,但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。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负面效应非常大。因为在市场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,要让一切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,就必须要有一个开放的市场。”陈清泰说。
陈清泰强调,地方保护带来的结果就是有竞争力的企业得不到充分发展,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也失去了参与竞争的机会,这是两败俱伤的结果。不要以为保护了自己的地方企业就能够过得很好,其实没那么简单。在保护之下得不到任何锻炼,早晚会被淘汰。“我希望国家在这方面应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,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这个市场分割的问题。”陈清泰说。
(来源:中国汽车报)